JessiKa
Dec 30, 2020

【不專業觀影筆記 】 《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 因為愛,所以我選擇放手(下)

Photo Credit: 《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片的下半段由兩人的餐桌談判開始出現轉折。

【餐桌談判 — 歸來】我要我的孩子

就在泰德與比利兩人逐漸發展出和諧的生活步調之時,喬安娜以一種嶄新、堅定的姿態歸來。個人認為梅姨在這一場景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面對赴約的泰德,喬安娜首先因為知道自己的回歸太過突然,以及即將提出一個令前夫難以接受的要求,甚至泰德開頭的閒話家常,都還隱約試探前妻回心轉意的意象,而顯得有些羞澀、尷尬、不知所措;然而當泰德認真詢問她在加州自我追尋的過程中找到了什麼?她旋即有意識地回到了問題核心,堅定地回答「我了解到我很愛我自己的小孩、還有我有能力照顧他。」

我認為對於喬安娜來說,這個答案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地認識了自己。她原先的不快樂不只來自於缺少生活中的自我實現,更多的是對於自己擁有這樣的感受感到不安、甚至認為一個好的母親不應該有這樣的感受,而擁有這樣感受的自己是沒有資格留在孩子身邊的。

喬安娜此次的回歸,不僅揭示了一位女性是可以擁有個人自我實現之於同時擔綱好母親的角色,也是喬安娜第一次以如此堅定的態度面對丈夫、訴說自己的需求「我要我的孩子。」在此喬安娜確立了、也讓丈夫有所意識,自己在家庭中與丈夫擁有平等的話語權。

Photo Credit: 《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

餐桌會面在泰德戲劇性的摔酒杯後收場,兩人為了孩子的撫養權各自聘請律師準備對簿公堂,而雙雙在法院的對峙也造就了這部電影的許多名場面。

【法院 — 對簿公堂】即便針鋒相對,我也不願傷害曾經深深愛過的你

喬安娜與泰德的律師,為了贏得官司,自然在法院上針鋒相對,雙方一來一往利用彼此的弱點質問對方及證人,由於兩性在社會中被期待的角色始終是這部片的主軸,也同樣環繞於喬安娜與泰德的對峙中。從官司的一開始,泰德的律師便告誡他贏面不大,因為法院通常傾向將年幼的孩子判給母親,因為母親被認為更具有撫養孩子、經營家庭的能力,而喬安娜方也極力強調自己在過去好幾年來對於孩子的付出、以及自己是孩子的「媽媽」這件事情;而泰德方則緊抓著身為「媽媽」的喬安娜,為了追尋自我突然不告而別,以及面對人生中最長久的關係(婚姻)最後卻還是以放棄收場,質疑她經營其他關係(親子)的能力。這一來一往的對話不僅僅體現了當時的社會價值觀,也暴露了社會既有框架的荒謬以及侷限性。

然而當中一些十分動人的片刻在於,喬安娜與泰德顯然並不曉得自己所提供給律師的故事材料,會被如何加以利用傷害彼此。由於兩人並非憎恨對方,相反的就是因為曾經深深愛過,彼此也都深愛著比利,所以即便在爭奪撫養權時,也不願觸及對方的自尊。好比當男方的律師在最後質問女方「是否認為自己在婚姻中非常失敗?」泰德堅定地看著喬安娜搖搖頭;而當女方律師利用比利曾經摔傷的意外質疑男方撫養孩子的能力時,喬安娜心急的向泰德解釋,自己從來不曾否定他養育比利的努力、並且不曾打算利用這點來攻擊泰德。

撇開父親還是母親誰更適任的爭辯,我認為這些細節非常好的演繹了兩人對於孩子的愛,就是因為真正深愛自己的孩子,才更不願傷害身為孩子父母的彼此、也沒有所謂的誰更適任的問題。

Photo Credit: 《克拉瑪對克拉瑪》(Kramer vs. Kramer, 1979)

最後,泰德還是敗訴了。

【回家 — 和解】因為愛你,我選擇放手

處於劣勢方的泰德終究敗訴了,他與比利所建立的感情並未打動評審團承認父親也能夠做為一個合格、適任的家庭經營者。原先想上訴的泰德,卻因為律師告訴他再次的上訴會需要將比利推上法庭、要他選擇,而收手。我認為對於泰德來說,這是又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成長。

他明瞭到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你足夠愛一個人,而你必須成熟的放手未免他受到更多的傷害。

泰德已不再像當時喬安娜離開一樣,遲遲無法放手。然而當比利與泰德做好了分離準備,等待喬安娜前來接走比利時,又贏來了最後一波高潮。喬安娜告訴泰德,當她開始思考該給比利怎麼樣的房間、生活環境時,她滿腦子想得都只有把比利的房間布置成他現有的模樣,這時她才明白,原來比利「已經在家了」我認為於此對於喬安娜來說,才是她真正、完整地找到了自己。

她明瞭到身為一個母親,除了「妳愛妳的孩子、妳要妳的孩子」之外,有時候就是因為愛,也必須學會放手。

《克拉瑪對克拉瑪》是一部很經典的探討家庭生活、社會角色的作品,我們可以在任何家庭的相處片刻中找到電影的縮影,同時這也是一部討論一個人自我成長、成熟,並學會放手與和解的故事。這也是本片上映如今超越半世紀,仍具有普世性的原因,任何人的自我成長都是一種持續性的過程,並不因為我們成年了而將有所停滯。期許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能夠汲取到某些自我成長的養分,持續長成、找到自己更喜歡的模樣。

最後還是要讚嘆一下這部片裡的每個演員演技真的都超棒的!

JessiKa
JessiKa

Written by JessiKa

台北長大,MZ世代。熱愛旅遊、觀察不同的文化日常,關注藝術、科技、永續,每天皆需要一杯熱咖啡展開生活,期望透過書寫,為日子注入更多養分。

No responses yet